汕頭白蟻防治不容忽視。汕頭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適合白蟻的生存和繁衍,上世紀60年代以前,汕頭房屋建筑中的白蟻危害嚴重,部分區域危害率高達20%至30%,其中以解放前建造的小洋房、老式里弄和石庫門房屋最甚。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白蟻危害率已被控制到2%以下。但近年來,隨著汕頭舊房改造的加快和白蟻防治管理上的弱化,白蟻種群呈增加的趨勢。
汕頭白蟻防治專家介紹:“過去白蟻主要集中在舊宅內,隨著一大批舊宅被拆除,一些白蟻尋找新的棲息場所,導致居民的新房舊宅、行道樹、古樹受到侵襲危害。前幾年園林部門曾在徐匯區、黃浦區、靜安區的部分路段的行道樹上發現過白蟻,這些路段都是老建筑集中之處。 ”
數年前,汕頭白蟻防治中心曾接到一位市民投訴,說家門口的樹上有白蟻,植保人員現場調查發現這位市民住的老房子門口是株老樹,長勢很差,白蟻巢穴在老房子內,白蟻就在房子與樹之間飛來飛去。后來,植保人員通過藥包誘殺方式,根治了白蟻之害。
汕頭白蟻防治工作比較薄弱。以前汕頭有市白蟻防治站,各區縣都設有白蟻防治站(所),如今這些機構或已解散,或已轉制為企業,每個防治站的員工配備僅在5人左右,專業人員數量大幅減少。據靜安白蟻防治所、黃浦綠化滅蟻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反映,白蟻出飛有季節性,到了春夏兩季他們就忙不過來,高峰時一天要接到上百個電話,實在分身乏術。
此外,殺滅白蟻的藥物也很成問題,過去使用的“滅蟻靈”效果很好,但因為對環境有污染,這種藥物已被禁用。目前還沒有好的替代品,國產環保藥物的藥性很短,這給滅蟻工作增加了難度。
政府部門,汕頭白蟻防治中心應多管齊下,從管理體制、科研投入、行業規范等方面加強白蟻防治力度,否則汕頭的白蟻數量會越來越多,危及城市安全和居民生活。
|